热点文章
·H.264侵权子虚乌有,高通专利大
·基于P2P的流媒体技术概述
·当前P2P技术分类与发展方向
·手机视频监控:追随3G的脚步
·百万用户级游戏服务器架构设计
·3GPP移动流媒体服务技术规范概述
·3G内容产业成为风险投资关注兴趣
·金融风暴给国产网游的挑战和机遇
·社交网络发展引发休闲游戏风潮
·H.264与AVS视频标准核心技术比较
·P2P在IPTV中解决数据服务器传输
·音频编码标准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行业资讯>文章内容
IPTV:奥运缤纷时刻 你我共享

    2008年中国将首次举办奥运会。奥运会对于宽带业务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同时也将是新业务施展拳脚的舞台。IPTV作为融合的产物,凭借着电视类、通信类以及增值类等丰富的业务种类,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随时收看奥运比赛、获取与分享相关奥运资讯的需求,带给人们缤纷而又充满个性化的体验。既然IPTV业务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用户需求,那么IPTV业务的开展就必须紧紧围绕用户需求而寻求适合的技术。对于IPTV业务开展的基础——承载平台而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就必须同样基于用户对于业务的需求。

    奥运会,是世界体育健儿的竞技场,同时也是新技术、新业务施展拳脚的舞台。纵观历届奥运会,一方面均在技术上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对通信的要求有所不同。IPTV业务,就是这样一项契合用户需求、与时俱进的技术和应用,有望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发挥重要的作用,带给人们一种全新、全方位的奥运观看体验。

    IPTV系统利用宽带网络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服务,用户在家中可通过个人电脑或者“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的方式接收网络电视节目,其主要特点在于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IPTV系统可以提供的业务种类主要包括电视类业务、通信类业务以及各种增值业务。具体来说,电视类服务是指与电视业务相关的服务,如广播电视、点播电视、个人视频录制等;通信类服务主要指基于IP的语音业务、即时通信服务、电视短信等;增值业务则是指电视购物、互动广告、在线游戏等。

    作为综合业务提供商,固网运营商应考虑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IPTV的捆绑服务,以综合的通信服务支持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与此同时,综合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迎合用户的消费心理,保持用户的忠诚度,也可提高用户的ARPU,因此IPTV业务的开展是固网运营商未来几年的重点关注方向。

    丰富的IPTV业务应用

    点播、直播、时移电视和信息服务等丰富的业务应用,让人们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自由尽享精彩时刻。

    IPTV系统建设的业务定位是,初期主要以点播、直播、时移电视和信息服务业务为主。

    点播操作主要包括节目选择和播放两部分。播放时,系统具有码流自适应传输的能力;支持边缘推送,实现就近服务;支持广告插播;保证播放质量。

    直播操作也主要包括节目选择和播放两部分。播放时,系统具有码流自适应传输的能力;支持广告插播;保证播放质量;支持单播和组播方式,具体方式可由局方根据网络特点灵活设定。

    时移电视支持用户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已播放的节目内容进行回看,支持暂停、快退、快进、定位、切换、状态显示、时间显示等操作。

    信息服务支持以遥控器作为主要输入设备通过机顶盒对信息进行浏览查询;要求提供文字、音视频等多种方式;支持通用浏览器,支持html格式;信息的传递必须及时、稳定和安全。信息服务类业务包括城市信息化、自助营业厅、个性化页面、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保健、远程教育等。

    多样的IPTV承载需求

    面对2008北京奥运会这一全球瞩目的赛事,IPTV业务必须紧锣密鼓地挖掘可能出现的各种用户需求并从技术层面给予实现。

    IPTV系统的承载需求主要包括IPTV业务接入点需求、流量计算、QoS需求以及安全需求四个方面。

    ——IPTV业务接入点需求

    IPTV系统一般采用三级结构,即设置边缘POP点、区域中心POP点、省中心POP点三级结构。

    1.边缘POP点一般部署在城域网核心机房,每个边缘POP点接入该节点的城域网核心路由器。

    2.一般一个地市设置区域中心节点1个,区域中心节点部署在城域网出口路由器所在机房,区域中心节点双归接入该节点的城域网出口路由器。

    3.一般一个省份设置小中心节点1个,双归接入CN2在该省份的A、B节点的P路由器,向全省提供服务。

    ——IPTV业务流量计算

    IPTV系统流量模型如下:

    IPTV在骨干承载的流量主要有从中心发起的直播流、从中心定期向边缘推送内容(PUSH)的流量以及从边缘向中心“拉”(PULL)的流量三类。

    IPTV在城域网的流量主要有从城域网出口向IPTV边缘节点分发的流量和从IPTV边缘节点向STB分发的流量两类。

    IPTV流量主要集中在城域网内部。对于直播,采用组播方式实现,骨干流量为2M直播频道数,而城域网内部的流量为2M并发用户数,城域网内部流量远大于骨干流量;对于点播,由于80%命中的关系,大部分流量不会离开城域网;中心定时向边缘推送的流量对骨干网络带宽影响不大。

    根据上述流量模型,可以依次计算出IPTV系统的省中心节点、区域中心节点、POP节点对承载网络的带宽需求。

    ——IPTV业务QoS需求

    IPTV业务用户体验要求如下表所示。

    ——IPTV安全需求

    对于IPTV系统而言,系统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IPTV系统内部流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IPTV系统运营支撑系统的数据流量;另一部分是提供给终端用户的媒体流。IPTV系统的运营支撑系统完成用户管理、CP/SP管理、机顶盒管理、计费/结算管理、EPG管理、自服务系统、统计报表和计费认证等功能。运营支撑系统产生的流量较小,由于涉及计费等实时信息,管理数据比较重要,需要采取安全措施进行防护。

    2.IPTV系统提供的媒体流的流量较大,媒体服务器系统I/O具有足够的吞吐能力,因此IPTV系统的媒体服务器一般不会受到大流量病毒攻击的影响。IPTV系统的媒体服务器受到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木马程序的攻击、TCPSYN攻击等。

    3.IPTV系统的边缘POP点,比较靠近用户端,可能被用来恶意攻击运营商关键网络设备。一方面,POP节点需要和上级区域中心节点、省中心节点通信;另一方面,POP节点向用户进行媒体流的分发,为用户提供媒体服务。因此,需要从两方面考虑POP节点的安全防范问题。